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
近日,一场名为“‘荷’伴计划”的城乡融合实践,在简阳市平泉街道梓桐村与高新区盛华社区之间上演。通过产业共商、“以桃换‘淘’”、荷塘研学等多元环节,有效破除城乡要素流动梗阻,推动产业、资源、治理、文化深度融合,为城乡融合发展探索出可触可感的生动路径。
以桃换“淘”,激活资源流动“一池春水”
“妈妈快看!我用小汽车换了大桃子!”盛夏七月,成都高新区盛华社区的汇锦城广场热闹非凡。孩子们带着七成新的闲置玩具、完好的书籍赶来,换回一袋袋来自梓桐村的新鲜桃子。”这场“以桃换‘淘’”的巧妙联动,淘走的是闲置,换来的是联结。仅一天时间,活动便收集了400余件玩具、300余册图书,两天后它们就流动到了梓桐村有需要的家庭。这样一场接地气的活动,按下了城乡资源互动的“启动键”,让“社区治理合伙”的理念照进现实——居民、企业成为城乡联结的主动“合伙人”。
以“荷”为媒,奏响情感共鸣“和谐乐章”
循着荷香的指引,盛华社区15组家庭和8家企业走进了“十里荷花长廊”景区,荷塘成了生动的“自然课堂”和“情感纽带”,“田间讲师团”带领着城乡社区亲子家庭体验特色的荷塘研学,讲述荷文化渊源,指导植物拓染。“对,使劲儿!脉络才清晰!”一片片荷叶的纹路被拓印在帆布袋上。与此同时,来自盛华社区的爱心企业代表带着“暖心包裹”走访了梓桐村的独居老人,与困难家庭一一结对认领,约定今后将持续提供关怀与帮助。从城市到乡村,从物资帮扶到情感共鸣,这场双向互动打破了“城”与“乡”的物理界限,让“村居互嵌”从概念变成了可触可感的生活场景。
以“链”促兴,绘就乡村振兴“未来图景”
融合的可持续,要落脚在产业共兴与发展共享。在梓桐村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座谈会上,深层次的共鸣得到了凝聚。荷塘边,梓桐村与盛华社区相关负责人热烈探讨农产品进城、荷塘研学、农旅产品设计与推广、乡村文化挖掘等发展路径。城市企业不仅为农产品包装、销路出谋划策,更郑重承诺组建双方资源对接平台,将帮扶常态化。荷塘畔的物产精准对接到城市市场,乡村发展需求得到了企业力量的有效回应,一条从“田间到餐桌”、从“输血帮扶”到“造血共富”的产业链条,正乘着荷风加速铺展,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能。
从“以桃换淘”的资源激活,到“以荷为媒”的情感交融与产业共兴,两场活动如同双桨,有力划开了城乡融合的壁垒。这不仅是一次闲置资源的优化配置,更是一次乡村供给与城市需求的精准对接。
亿策略-亿策略官网-线下配资官网-在线配资论坛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