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到看见安总对柳钧说的一番话,宋运辉的担忧才变得明朗起来。
原著中,柳钧历经重重困难,创立了新腾飞厂。
宋运辉十分看好他,于是安排柳钧与北原的安总展开合作,共同研发东海一号项目。
初期合作异常顺利,北原迅速打款,柳钧的腾飞厂迅速进入前期研发进程。
然而,宋运辉提醒柳钧,在与安总打交道时,必须拿捏好尺度,既不要太僵化,也不要和安总纠缠太深。
说白了就是安总这个人有问题,但也能办事。柳钧得保持警惕,避免被安总利用而不自知。
为何宋运辉这么说呢?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原著就能发现安总究竟有多精明。
柳钧第一次去北原时,带着一块金表去的。当时安总看到手表后,在手里把玩并戴在了手上,却什么都没说。
他这一举动已经向柳钧传达出一个信息,那就是他很喜欢那块金表。
随后他将金表装进盒子内,并拒绝了柳钧的礼物。
并不是说他不收礼,而是因为办公室进进出出的人太多了,在办公室收礼不符合他的规矩。
柳钧也不是吃素的,自然知道这块表只是个敲门砖。
后来两人去打高尔夫时,安总看似漫不经心地聊起宋运辉的女儿,实则将话题引向自己的儿子。
当他说到儿子在澳洲留学时,眼神几乎黏在柳钧身上,生怕这年轻人听不懂他的潜台词。
柳钧这小子确实机灵,立马接茬说,自己当年在德国……勤工俭学是多么不容易,安总开始感叹养儿不易,说什么给不了儿子好的条件,只能让他吃苦。
这话听着像抱怨,实则是在给柳钧递台阶。你懂我的意思吧。
话说到这里,两人就心照不宣了。安总把资金打给柳钧,柳钧就立马启程去澳洲,给安总的儿子送钱去了。
起码,安总儿子那几年的学费、生活费他都全包了。
柳钧能应付自如,还得感谢宋运辉这个老江湖的提点。
宋运辉早看透了安总的套路,因此才会早早提醒柳钧,办事不可太死板,那样的话事情办不成;但也不能陷进去。
后来柳钧发现,安总手里压着好几个供应商的把柄,谁要是不听话,分分钟能让对方吃不了兜着走。
柳钧也算聪明,该送的礼照送,但绝不留下证据;该办的事照办,但绝不承诺超出能力范围的事。
其实在九十年代,很多企业都像腾飞厂这样,明知道某些操作违规,但为了生存只能硬着头皮上。
柳钧作为海归精英,既要守住技术底线,又得在人情世故里周旋。
这种撕裂感特别真实。就像原著中通过金表、高尔夫、留学汇款这些细节,把那个年代特有的“人情债”,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总的来说,《淬火年代》堪称职场教科书,把人情世故拆解得明明白白。
既有柳钧的机智周旋,也有安总的步步为营,更有宋运辉的运筹帷幄。
若有一天你穿越回那个疯狂的年代,你会是孤注一掷的柳钧,还是游刃有余的安总呢?
亿策略-亿策略官网-线下配资官网-在线配资论坛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